據悉,雖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都已經超過或接近“十一五”目標,但是環保部仍然自我施壓,今年,化學需氧量在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前提下再削減20萬噸,二氧化硫在已完成目標的基礎上再削減40萬噸。
這意味在經濟回升的同時,各地必須堅持完成減排指標,并且還要確保超額完成。
讓人擔心的是,近期二氧化硫出現了反彈的趨勢。今年一季度,隨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過70%的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資源型產業產品產量高速增長,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增長1.2%,這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二氧化硫季度性排放反彈。
貴州、廣西、云南等省區雖然已經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的90%以上,但排放反彈明顯。一季度,西南五省區火力發電量平均增長40.2%,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一半。其中,廣西電煤增長2.2倍,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6.6萬噸,同比增長140%。此外,遼寧、安徽等省還有列入“十一五”責任考核的項目沒有完成。
此外,環保部還在六個方面明確了將要采取的措施。
在污水處理方面,環保部要求確保完成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噸。到今年年底,東部發達省份實現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尚未開展生活污水處理的地級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必須建成運行。
在二氧化硫減排方面,環保部今年將確保新增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各大電力集團要優先安排投資保障西南地區火電脫硫擴容改造項目的建設需求。今年年底前,所有火電脫硫設施煙氣旁路一律實施簽封,開啟需要經過當地環保部門批準。
對于淘汰落后產能,環保部也絲毫沒有手軟。對于關停小火電、淘汰鋼鐵、水泥等落后產能任務將會分解到縣,對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地區,實現建設項目環評“區域限批”。年內將不再審批“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對未能按照要求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和地區,從嚴查處,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
投運污水處理廠和脫硫設施是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的主要措施,環保部將在6月30日前要求各省必須完成管區內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的驗收,所有電廠脫硫設施和設計日處理能力大于2萬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必須按規定完善中控系統建設,實時監控主要生產設備和治污設施的運行狀況,嚴肅查處在線監測弄虛作假行為。
環保部還加強了環保督察中心的權力。加大環境督察和減排核查力度,將督察核查結果作為核算減排量的重要依據,建立完善的減排工程運行情況監督制度,現場核實設施運行參數,歷史數據及檔案資料,核定的數據作為環境執法、排污收費等管理的依據。
“2009年,減排監測體系考核全國平均只有54.5分,19個省考核不及格,對于今年考核再不及格的地區,將嚴肅處理。”周生賢表示。
他表示,今年年底前主要城市和重點流域的污水處理收費將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對于脫硫效率低、脫硫設施停運和運行不穩定的企業,除了扣除脫硫電價外,還將給予處罰。
周生賢強調,環保部在今年7月份將組織對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五大電力集團減排工作進行年中集中核查核算,對核查中發現突出問題的地區和企業進行公開通報預警。在2011年1月對今年的減排工作進行集中核查,并對“十一五”各地減排情況算總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