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日前聯合宣布,為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我國將實施農村地區可再生資源建筑應用示范推廣。此前,財政部等部門已下達今年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中央財政安排6億元左右,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2億只,預計可節電62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620萬噸、二氧化硫6.2萬噸。 另據了解,山東濟南市最近分別與國內外3家風電企業簽署風力發電開發協議,相關企業將投資25億元,安裝容量為25萬千瓦的風電機組,濟南有望于2011年用上清潔風電;安徽銅陵有色(000630)稀貴金屬分公司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回收稀有金屬,年處理陽極泥4000噸,產黃金12噸、白銀350噸、精硒140噸,不僅變廢為寶,保護了環境,還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導下,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節能減排的工作正受到廣泛重視。 近幾年,我們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抓手,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業已取得重要進展。“十一五”前3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8.95%和6.61%。今年一季度,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提高0.27個百分點。尤其是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成效更為顯著,去年我國太陽能利用面積已經達到1.2億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居世界第四位;水電裝機容量由7935萬千瓦提高到16300萬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0%,到2020年達到15%。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促進節能減排的任務仍相當艱巨。因而,社會各界都要進一步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也是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潔凈煤、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碳捕捉等技術,加快建筑節能步伐,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不竭動力。 要嚴控“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強化用地審查、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從嚴控制“兩高”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繼續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就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入力度,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的參與,切實推進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就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循環經濟技術開發、示范推廣、能力建設,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動“限塑”、秸稈綜合利用,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加快高效節能產品推廣,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 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節能減排,還要加強節能減排監管工作,落實獎懲措施,搞好督促檢查,進一步強化政府的主導責任;注重能力建設,加快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加強在節能、新能源和低碳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 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