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漿制造業污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至20%,居第一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0%至45%,居第一位。 6月18日,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俞海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的“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2009”上表示:“造紙行業污染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控制造紙行業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已經成為全國工業COD減排的關鍵點。” 俞海特別指出,“中國紙工業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過寬。”他說,中國造紙工業多年來執行的化學制漿COD排放標準為400~450毫克/升,難以促進造紙工業技術進步。 “目前國家現行的水資源費和排污費征收額度過低。”俞海舉例說,如具有自備井或直接從江河取水的造紙企業,其交納每噸水資源費未超過0.2元,交納每噸廢水排污費僅0.6元,兩項之和不足1元,遠低于企業深度處理1噸廢水(達到回用水質)3元左右的邊際成本。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安排,“十一五”期間,中國造紙行業將淘汰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排放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東部、中部省份還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淘汰落后制漿造紙產能的標準。“十一五”期間,全國將淘汰造紙業產能650萬噸。 據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王漢臣、周國梅等專家分析,造紙業如果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政策減排三大措施,可合計減排COD70萬噸,占減排COD目標值63萬噸的110%。 “如果通過修訂造紙行業現行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加大企業建設污水處理工程等措施的力度,每年可削減COD40萬噸,對減排目標實現的貢獻率為63%。”俞海說。 在回答CBN記者有關提高排放標準后,會否加大企業運營成本的問題時,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省芳表示:“總體上看是合算的。” 他解釋說,金東紙業環保工程累計投資已達11.5億元,約占企業投資總額的5%。雖然增加了經營成本,但是引進的整套先進清潔生產工藝,不僅使得公司的各項排廢指標優于國家標準,節約了污染物治理的費用,而且整個過程資源消耗減少,減輕了生產對資源的需求壓力。 |